当前位置: 首页  >  快速导航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我院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团队举办“智入古典、文脉新传——AI赋能教学与科研”座谈会

发布时间:2025-09-22 点击数量:
宋佳俊 张天星
审核 罗争鸣 责任编辑 王进利

9月18日下午2点,3044永利集团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团队在一楼党员之家举办了“AI 与课程教学赋能”座谈会,聚焦人工智能在课程教学与人文学科研究中的融合与应用,旨在推动 AI 技术与人文教学深度融合,提升教学科研水平。永利集团3044副校长李建军教授、3044永利集团院长罗争鸣教授、人文社科处副处长娄欣星副教授与会。

座谈环节,古代文学与古典文献学团队教师结合课堂实践,分享 AI 技术应用经验。大家一致认为,AI 为师生获取信息提供极大便利,有效提升教学效率,但在情感传递、价值观引导及批判性思维培养上存在不可替代性。教师们强调,未来教学需加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度阅读与经典品读,避免过度依赖 AI 而忽视人文素养培育。

14E57

会上,对李建军副校长领衔,杜瑶瑶、娄欣星、张天星老师团队在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斩获新文科正高组二等奖表示祝贺。杜瑶瑶老师作为代表,分享备赛关键细节;李建军副校长则围绕教创赛创新点展开讲解,剖析如何将人工智能创新理念融入古代文学教学,打造特色教学模式。

罗争鸣院长结合今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标情况分析指出,融合新技术的跨学科交叉研究,从“新兴趋势”转变为“主流范式”,传统书斋学问出现“公共性”与“工具性”的发展走向。他勉励教师,除教学要积极利用AI外,人文学科研究也需顺应趋势,以传统人文学科研究为根基,逐步向交叉领域拓展,推动书斋学问的数智化转型,提升科研竞争力。

最后,李建军副校长以《荀子》“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作总结。他强调,AI 时代人文教师既要主动拥抱人工智能,发挥其在教学科研中的积极作用,也要坚守人文教育本质,保持理性思考,不被技术束缚。同时鼓励全体教师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持续探索 AI 与人文教学、科研的深度融合路径,为学院发展注入新活力。

文:宋佳俊/图:张天星/审核:罗争鸣/责任编辑:王进利